我们使用scikit-learn进行机器学习的模型训练时,用到的数据和算法参数会根据具体的情况相应调整变化,

但是,整个模型训练的流程其实大同小异,一般都是加载数据,数据预处理,特征选择,模型训练等几个环节。

如果训练的结果不尽如人意,从数据预处理开始,再次重新训练。

今天介绍的Pipeline(中文名称:流水线),是一种将多个机器学习步骤整合在一起的工具。

它可以帮助我们简化了机器学习过程。

1. 什么是 Pipeline

在 scikit-learn 中,Pipeline就像是一个工业生产流水线,把数据预处理、特征选择、模型训练等多个环节按顺序连接起来。

例如,一个典型的机器学习流程可能包括数据标准化、主成分分析(PCA)进行特征提取,最后使用一个分类器(如支持向量机)进行分类。

在没有Pipeline流水线的时候,你需要分别对每个步骤进行处理,手动将一个步骤的输出传递给下一个步骤。而Pipeline允许你把这些步骤封装到一个对象中,以更简洁和高效的方式来处理整个机器学习流程。

从代码角度看,流水线是由一系列的(key, value)对组成。

其中key是一个自定义的名称,用于标识步骤;

value是一个实现了fit_transform方法的 scikit-learn 转换器(用于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等),或者是一个仅实现了fit方法的估计器(用于模型训练和预测)。

2. Pipeline 的作用和优势2.1. 简化训练流程

使用Pipeline能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简化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流程,

我们不用在每次训练模型或者进行预测的时候,手动地逐个调用数据预处理、特征工程和模型训练的步骤。

比如下面这个示例,没有Pipeline时:

from sklearn.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
from sklearn.preprocessing import PolynomialFeatures
from sklearn.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
import numpy as np
# 生成一些模拟数据
X = np.random.rand(100, 1)
y = 2 * X + 1 + 0.1 * np.random.randn(100, 1)
# 数据标准化
scaler = StandardScaler()
X_scaled = scaler.fit_transform(X)
# 多项式特征扩展
poly = PolynomialFeatures(degree = 2)
X_poly = poly.fit_transform(X_scaled)
# 线性回归模型训练
model = LinearRegression()
model.fit(X_poly, y)

而使用流水线,代码可以简化为:

from sklearn.pipeline import Pipeline
from sklearn.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
from sklearn.preprocessing import PolynomialFeatures
from sklearn.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
import numpy as np
# 生成一些模拟数据
X = np.random.rand(100, 1)
y = 2 * X + 1 + 0.1 * np.random.randn(100, 1)
pipeline = Pipeline([
    ('scaler', StandardScaler()),
    ('poly', PolynomialFeatures(degree = 2)),
    ('model', LinearRegression())
])
pipeline.fit(X, y)

这样不仅可以减少代码量,还能使代码结构更加清晰。

2.2. 避免数据泄露

在机器学习中,数据泄露是一个严重的问题。

例如,在进行数据预处理和模型选择时,如果不小心将测试数据的信息泄露到训练数据的处理过程中,会导致模型在测试集上的评估结果过于乐观。

Pipeline可以确保每个步骤只使用它应该使用的数据,在Pipeline中,训练数据按照步骤依次处理,测试数据也会以相同的顺序和方式处理,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避免数据泄露。

而在交叉验证过程中,Pipeline会自动将每个折叠(fold)的数据按照正确的步骤顺序进行处理。

如果手动处理各个步骤,很容易在交叉验证的过程中错误地使用了全部数据进行预处理,从而导致数据泄露。

2.3. 方便模型调参

可以将整个Pipeline当作一个模型来进行参数调整。

例如,对于一个包含数据预处理和分类器的Pipeline,可以通过网格搜索(Grid Search)或者随机搜索(Random Search)等方法来同时调整预处理步骤和分类器的参数。

再比如一个包含标准化和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的Pipeline,我们可以同时调整标准化的参数(如with_mean和with_std)和支持向量机的参数(如C和gamma)来找到最佳的模型配置。

3. Pipeline 使用示例

示例是最好的学习资料,下面使用scikit-learn 库中的 datasets 来分别构造回归、分类和聚类问题的Pipeline示例。

3.1. 预测糖尿病示例

此示例先对糖尿病数据进行标准化,然后使用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房价预测。

from sklearn.datasets import load_diabetes
from sklearn.pipeline import Pipeline
from sklearn.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
from sklearn.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
from sklearn.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
from sklearn.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, r2_score
# 加载糖尿病数据集
diabetes = load_diabetes()
X = diabetes.data
y = diabetes.target
#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
X_train, X_test, y_train, y_test = train_test_split(X, y, test_size=0.2, random_state=42)
pipeline = Pipeline([
    ('scaler', StandardScaler()),
    ('model', LinearRegression())
])
# 在训练集上训练模型
pipeline.fit(X_train, y_train)
# 在测试集上进行预测

流程高效化__流程机制建设

y_pred = pipeline.predict(X_test) # 计算均方误差(MSE)来评估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性能 mse = mean_squared_error(y_test, y_pred) print("均方误差(MSE):", mse) # 计算决定系数(R² 分数)来进一步评估模型拟合优度 r2 = r2_score(y_test, y_pred) print("决定系数(R² 分数):", r2)

最后分别使用均方误差(MSE)和决定系数(R² 分数)这两个常见的回归评估指标来衡量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性能表现,帮助了解模型对糖尿病相关指标预测的准确程度和拟合效果。

3.2. 鸢尾花分类示例

先标准化鸢尾花数据,接着使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手鸢尾花种类进行分类。

from sklearn.datasets import load_iris
from sklearn.pipeline import Pipeline
from sklearn.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
from sklearn.svm import SVC
from sklearn.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
from sklearn.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
# 加载鸢尾花数据集
iris = load_iris()
X = iris.data
y = iris.target
#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
X_train, X_test, y_train, y_test = train_test_split(X, y, test_size=0.2, random_state=42)
pipeline = Pipeline([
    ('scaler', StandardScaler()),
    ('classifier', SVC())
])
# 在训练集上训练模型
pipeline.fit(X_train, y_train)
# 在测试集上进行预测
y_pred = pipeline.predict(X_test)
# 计算准确率来评估模型在测试集上的性能
accuracy = accuracy_score(y_test, y_pred)
print("准确率:", accuracy)

3.3. 手写数字聚类示例

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,再使用 K-Means 算法对手写数字图像数据进行聚类,这里简单地假设聚为** 10 类**。

from sklearn.datasets import load_digits
from sklearn.pipeline import Pipeline
from sklearn.preprocessing import StandardScaler
from sklearn.cluster import KMeans
from sklearn.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
# 加载手写数字数据集
digits = load_digits()
X = digits.data
# 划分训练集和测试集(在聚类场景下,划分训练集更多是一种常规操作示例,实际聚类分析中根据具体需求而定)
X_train, X_test = train_test_split(X, test_size=0.2, random_state=42)
pipeline = Pipeline([
    ('scaler', StandardScaler()),
    ('clusterer', KMeans(n_clusters=10))  # 假设分为10类,因为手写数字有0-9
])
# 在训练集(这里可看作全部数据用于聚类学习的示例情况)上进行聚类训练
pipeline.fit(X_train)
# 获取聚类标签
cluster_labels = pipeline['clusterer'].labels_
# 简单打印测试集上部分数据的聚类标签示例
print("测试集部分数据的聚类标签示例:")
print(cluster_labels[:10])

注:上面的示例我在本机的 sckilit-learn 1.5.2 版本上都运行通过。

4. 总结

Pipeline给我们的模型训练带来了便利,

不过,为了用好Pipeline,使用时有些地方需要我们特别注意。

首先是步骤顺序,数据会按照步骤的顺序依次进行处理。

例如,如果你要先进行特征选择,然后进行数据标准化,那么你需要将特征选择步骤放在标准化步骤之前。如果顺序错误,可能会导致模型性能下降或者无法正常运行。

其次,各个步骤的接口兼容性也很重要,Pipeline中的每个步骤都需要满足一定的接口要求。

对于数据预处理步骤(转换器),需要实现fit和transform(或者fit_transform)方法;

对于模型训练步骤(估计器),需要实现fit方法。

如果自定义的步骤没有正确实现这些方法,流水线在运行时会出现错误。

最后,使用Pipeline进行参数调整时,需要注意参数的命名。

在Pipeline中,参数的名称是由步骤名称和实际参数名称组合而成的。

例如,如果你有一个名为scaler的标准化步骤,其中有一个参数with_mean,那么在参数调整时,参数名称应该是scaler__with_mean。

这种命名方式可以确保正确地调整每个步骤中的参数。
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本站原创发布。任何个人或组织,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,禁止复制、盗用、采集、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、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。